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

如何(盡量)對偽科學免疫/etc-tera

如何(盡量)對偽科學免疫/etc-tera

網上偽科學、標題黨甚多,加上近年內容農場大舉擴張,每天總能見到一些標題為「你不可不知道的健康秘方」、「美國政府已承認XXX致癌」之類關於健康的文章,還不忘提你「趕快告訴你的親友」。內文通常有兩種,其一是介紹某種「神奇食物」,吃了幾乎就長生不老;其二是告訴你某類常見的日用品居然極度危險,必須完全避開。

這些煽動性的標題配上驚人內容,這些文章的作用只有一個︰傳播,內容真實與否無關宏旨,而且往往都是假的。可是錯誤的科學訊息不限於內容農場,不論是傳統媒體抑或比較大型的網媒,一樣有很多錯得離譜的說法。以下憑個人經驗列舉一些判斷科學文章(主要是醫療健康類)可靠性的原則,稱不上完整和全面,希望仍算有點用。

1. 保持懷疑
這是最主要的原則,特別是那些驚人的論調,除非有可靠證據支持,否則一律先視為不成立。當你越希望文章內容屬實,便越需要懷疑,因為出於認知偏差,我們很容易把「這篇文章是否屬實?」這個問題替代為「我是否希望它屬實?」。不過「保持懷疑」的說法似乎太過空泛,接下來是一些更實用的建議,總之記住要懷疑就好。

2. 注意訊息來源
先不要讀內容,掃視一下文章有沒有引用來源、在適當位置加上超連結。沒有的話,文章有沒有提及任何名字、書籍或其他文章的標題,讓讀者可以搜尋?

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,提供訊息來源,加個超連結不是甚麼難事,假如作者連如此基本的事都不做,本來就頗為可疑。更重要的是,如此一來讀者便難以查證其內容真假,那不就可以天馬行空?(當然有些情況還是例外的,比方說文章本來在印刷媒體刊登,無法加上超連結,也許受篇幅所限難以加上完整的訊息來源,但至少要讓讀者容易查證。)

3. 查證訊息來源
有訊息來源不等如免於錯誤,訊息來源本身可以是錯誤的。因此我們需要去查一下來源是否可靠,比方說,假如有文章指「紙包飲品會致癌」,引用來源只是某份報章的報導,那麼讀者便應該再查一下那篇報導有沒有提供進一步的訊息來源,畢竟很多報刊都經常誤報科學研究。

粗略來說,訊息來源最好是一手來源,例如大型機構的官方網站、期刊論文等等;假如是二手來源,比方說媒體報導、科普文章等,也得選取可靠的媒體和作者,以及附上一手來源。至於維基百科,一般來說英文版比較詳盡,而且其寫作要求附上參考資料,日常使用來說亦算可靠的二手來源。

可是大部份人(包括我在內)都沒有足夠的心力和時間去查證所有訊息來源、細讀研究報告等,那該怎麼辦呢?

4. 新結果不必盡信
最常見的錯誤,是把單一研究結果視作完全可靠的科學發現。科學知識需要長時間累積,透過不同實驗確認先前的結果、排除出錯、巧合甚至造假等因素。發表實驗結果時,研究人員通常會說明研究方法(否則根本不知道實驗是否妥當)、進一步的研究方向之類,但這些重要細節在轉述中很容易被略去,例如實驗限制會消失掉,內容則過度簡化成「科學家證實XXX有效/有害」。

簡單來說,假如該研究是一些最新結果,身為外行人的我們可以關注,而不必全盤接受、視為學界共識。大可等待有更多證據和實驗後,看看科學社群的判斷。不幸的是到這個時候,媒體和標體黨都應該不會關注,可這就是科學。

至於科學證據、研究的種類,可以參考這兩篇文章︰〈科學證據也有分等級?〉、The one chart you need to understand any health study。

5. 驚人宣稱(通常)都在騙人
假如你需要更迅速的方法,那請把所有驚人的宣稱都視作流言,幾乎不會有任何損失。怎樣才算「驚人」呢?文首已提及兩個例子︰「神奇食物」和「有毒日用品」。把「神奇食物」吹噓得能醫百病的人,往往忽略人體本身有極度複雜的生化反應,並非單靠一種神奇食物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。想健康嗎?還是靠均衡飲食、多運動、保持良好生活習慣之類,沒有捷徑。

至於那些告訴你某種日用品有毒的文章,多半首先誤解了一些分類和研究(比方說 IARC 的致癌物分類),然後徹底忽視「劑量決定毒性」的毒理學原則,進而宣稱某種物質「有毒」,含有該物質的某種日用品因此也「有毒」。換言之,不可靠。

正所謂「非一般的斷言需要非一般的證據支持 」(Extraordinary claims require extraordinary evidence),那些推翻學界共識的驚人論調,有多個環節可能出錯。可以是轉述者解讀錯誤,或是實驗結果根本沒那麼強,或是研究方法有誤,甚或是巧合。假如是真的話,應該經得起學界審視,有充分證據再相信也未遲。

6. 搜尋相反意見
近年互聯網開始多了點破解流言的文章,假如你看到的文章是常見流言,那可能已經有文章將之破解。在讀了文章想搜尋更多資料時,不要只搜尋關鍵字,還可以加上「流言」或「科學」等字眼,看看是否已破解的流言。一般而言破解文章會列出科學證據(仍要注意訊息來源!),可省去搜尋工夫,而且這樣做也能免於只尋找正面證據,形成確認偏差。

7. 找合格的媒體,繼續保持懷疑
我們接觸得太多流言的話,即使不相信仍很容易會受到其影響,更何況正常人都沒有時間逐一查實,久而久之總會不自覺的相信了其中一部份。我的做法是,按上述原則尋找合格的媒體去閱讀,那些多次犯錯的媒體則列入黑名單。這可以視為最基本的篩選機制,把(很可能)不及格的文章先行過濾,畢竟生命苦短,我們有時需要重視效率。

然後最重要的,就是繼續保持懷疑,不論是甚麼媒體、甚麼作者和甚麼立場也不能鬆懈。記住所有人——包括自己——也有機會犯錯(雖然機率不同),要準備好在相反證據足夠強時修正、改變立場。

最後一點特別困難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