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

從《太平輪—亂世浮生》看國共內戰/Martin Yim

從《太平輪—亂世浮生》看國共內戰/Martin Yim
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為上世紀中國風雲變色的時代。不少電影也以此段時代為題材,講述當時的人事變遷。此文將以《太平輪—亂世浮生》為本,分析國共內戰的起源,國軍失敗的原因,以及電影中的最後戰役—孟良崮戰役的前因後果。

國共內戰之源起需將時空推前至一九四五年八月。蘇聯於同月向日本宣戰,未幾,日軍投降。大量蘇軍進駐中國東北地區,數十萬關東軍被解除武裝。基於戰後協定[1],中國戰區內的日軍或偽政府軍需向國民政府投降。單是受降問題則加劇國共兩黨的緊張局勢。就國軍而言,大量精兵如新一軍,新六軍全在中國的西南地區,全數北調至關外接收日軍部隊,無疑耗時甚久。再者,國民政府與蘇俄談判又毫無進展[2],後者屢加阻攔,更令接收無從辦起。至於共軍方面,其解放區集中在華中,華北,如晉察地區,地理與時間上均佔優。共軍北進時,沿途破壞鐵路阻礙國軍部隊。又收編日偽軍部隊,重新分配土地,遂令政治版圖倍增。

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二日,林彪率軍由熱河北上,迫近遼寧。在蘇軍協助下,共軍接收關東軍部隊,資源後,已不再是土八路[3]。共軍又攻擊國軍於東北的據點,如邯鄲。二軍全面軍事衝突,己束勢待發。

為避免衝突加劇,美國要求國共兩黨政治合作,可惜成效不彰。國民政府多次要求共軍整編,將其納入國軍編制。馬竭爾則訂立全國軍隊的分配比例[4],共黨自然不能同意,並重申解放區自治方案。國民黨又嘗試籌組聯合政府,唯爭議日多。當中包括國民政府委員分配,共黨為保有否決權,與國民黨相持不下[5]。政府又不承認共黨在東北的「民主聯軍」,認為不將共黨納入建制,則無內政可言。自此,雙方的歧見越益擴大,美國主導的政治協商會議早已名存實亡。再者,商談日久的中俄商貿協定不能達成共識,俄軍未有全面徹退的時間表。

總部設於佳木斯的東北共軍已達五十萬眾,一九四六年三月,共軍進攻瀋陽。基於蘇軍支持,中共迅即接管蘇俄在東北的地盤,又攻佔遼北省內的四平。馬竭爾調停不果,蔣介石將二十多萬國軍北調關外,準備與共軍全面作戰。

在四平街一役,杜聿明率領部隊擊敗林彪的野戰軍,卻未有繼續追擊。除有後顧外,還有美國和戰不定的影響下,國軍錯失乘勝殲敵的機會[6]。兩軍的作戰方式亦迥異。國軍美械部隊眾多,著重城市的爭奪,使傷亡較大。共軍則採取包圍戰術,圍困國軍治下的大城市如長春,盡量消耗其資源。國軍漸漸被拖進泥沼,埋下兵敗如山倒的伏線。

當然,軍事失利乃國軍徹退台灣的主因,誘因卻不止於此。首先,經濟全面崩潰。片中於真(章子怡飾)欲購乘太平輪的船票,票價竟達至數十萬元,究竟時局何以至此?國軍與共軍作戰曠日持久,政府的開銷日益加劇。稅收又因國民黨佔領區縮小而減低,法幣幣值暴跌,物價飛漲。國府選擇不斷印鈔票來應付物價,結果陷入惡性循環[7]。民眾生活朝不保夕,一個月的收入,也只可購置數日米糧,可謂民不聊生。

吏治敗壞也是國民黨失敗的因素。日軍投降後,國民黨官員因利之所在,特別是接收經濟事業上更是百弊叢生。根據光復區考察官員邵毓麟所言:「像這樣下去,我們雖已收復國土,但喪失了民心![8]」這無疑供給中共宣傳部良好材料,在其大肆宣揚下,民眾亦離心離德。杜魯門政府也深痛惡絕此等行為,從而中斷美援,摧折國民政府的根本。

電影內雷義方(黃曉明飾)率兵與共軍作戰,卻反被包圍。何以共軍在戰爭中屢得先機?主因是共諜作崇。共黨由抗日戰爭時已在國軍的情報,作戰部廣佈線眼。以一九四三年的諜案為例。蔣介石密電胡宗南準備閃擊延安,訂囑胡應「極端秘匿,毋得聲張。」不過,胡宗南身邊的機要秘書熊向暉竟是中共間諜,旋將密報轉電延安。中共亦因此成功轉移[9]。對付共諜也成為軍統與中統之要務,情報外洩的漏洞卻未能補上。不少機要人員均是中共地下黨員,例如曾任參謀本部次長的劉斐,作戰廳廳長郭汝瑰。他們將重要機報傳至中共,令其作戰無往而不利。後來,雷義方坐困愁城,不準徹退,全因是蔣介石的命令。在電影創作上雖無可厚非,歷史卻是錯誤的。前文所提及的共諜問題,在此表露無遺(郭汝瑰將機報密電中共)。

電影需沒有明言,此戰役便是一九七四年發生的孟良崮戰役。片中的雷義方便是國軍的名將—張靈甫。電影開首,雷義方親率敢死隊突入日軍戰壕,不顧腳傷,拼死前進,最後得以獲勝。現實中的張靈甫也是加此。一九三八年九月,時任團長的張靈甫領部隊披荊斬棘,與日軍爭奪張古山。經過五日五夜的反覆拉据,終能奪得陣地。全身披創七處的張靈甫也因此獲升旅長[10]。國軍亦贏得萬家嶺大捷。後來,他屢立殊勳,官遷至七十四師的中將師長。此師配有美式裝備,乃國軍的王牌師。

時至一九四七年,國軍與華東野戰軍拉据。國軍先是在萊蕪戰役中失敗,濟南告急。張靈甫決定下著險棋,將部隊帶入孟良崮陣地。此處全是岩石,水源奇缺,很難築成工事,誠乃易攻難守之地也。他始終希望吸引粟裕的主力部隊,與友軍內外夾擊,全殲其部。可惜國軍合圍不力,當中李天霞部竟見死不救[11],令孟良崮中的將士陷入彈盡糧絕的境地。死守三日後,即五月十六日下午,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,副師長蔡仁杰陣亡。「五大主力」之一被殲[12],國軍自始無力回天。

電影希望以大時代折射三對人物情感。國軍將領與千金小姐聯姻(雷義方與周蘊芬),日台學生的戀情(嚴澤坤與志村雅子),小兵與風塵女子的偶遇(佟大為與於真),無論你的背景如何,國藉如何,也逃不過時代巨輪。就此而言,這劇本算是合格。不過,基於中宣部的審查,有關中日戰爭,國共內戰的影片劇集,都要符合以下潛規則,共產黨每人頭上皆有道德光環,國民黨官員或偽軍則是等而下之,《太平輪》如是,《風聲》如是,《人間正道是滄桑》如是。基於政治宣傳,有關當時政府官員,將領的歷史評價,實有偏頗。可幸的是,此缺失漸漸由民間歷史學者所補,此類著作[13]的湧現誠可助今人認識歷史真相。

註腳
[1]中國戰區並不包括當時已瓦解的偽滿州國在內的東三省,此見於郭廷以著,《近代中國史綱,下冊》(香港:中文大學出版社,2008年),頁721
[2]東北接收任務為東北行營負責。成員包括熊式輝,張嘉敖,蔣經國等,與當地俄軍統帥馬林諾夫斯基交涉。國軍於海路,鐵路屢次受阻,除了共軍阻礙外,還有蘇聯將東三省以戰利品視之。當中的工業,能源開發,鐵路運輸,蘇俄均想分一杯羹。由此,蘇聯與國民黨代表商討以經濟合作形式經營東北。後因國民黨派系林立(CC派與政學派相爭),後者與蘇聯的妥協方式飽受評擊而終止。蘇軍徹退的日子則一再押後。此見於郭廷以著,《近代中國史綱,下冊》(香港:中文大學出版社,2008年),頁727—733, 737
[3]中共於東北的野戰醫院內的醫生護士多為日本人,以白米支糧。炮彈工廠內的工程師,顧問亦有不少日人。共軍的初期空軍之組建也得力於日人協助。此見於馬鼎盛,〈收編日本精英打內戰,中國也是以俄為師〉。www.glocal.org.hk/archives/29407. 2013;摘錄於10 January 2015
[4]建議為國軍整編至五十個師,共軍十個師,比例為五比一。此見於郭廷以著,《近代中國史綱,下冊》(香港:中文大學出版社,2008年),頁736
[5]中共要求十三個席位,國民黨只應允八席。此見於郭廷以著,《近代中國史綱,下冊》(香港:中文大學出版社,2008年),頁739
[6]白崇禧當時任國防部長,前往四平街督戰,林彪的野戰軍其後敗走,向哈爾濱徹退。白崇禧建議以美式機械化部隊,如新一軍全速追擊,一舉盪平哈爾濱,齊齊哈爾,佳木斯內的共軍據點。昔時孫立人的部隊已推進至松花江北岸,與哈爾濱相距不足百里。唯蔣介石因馬竭爾壓力下,不予接納。此見於白先勇編著,《白崇禧將軍身影集 上冊 (戎馬身涯)》(香港:香港聯合書刊物流有限公司,2012年),頁236-239
[7]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七年,國府的財政赤字竟上升百份之二十。此見於劉維開,蔣永敬著,《蔣介石與國共和戰(一九四五—一九四九)》(台北:台灣商務印書館,2012年),頁132
[8]此見於劉維開,蔣永敬著,蔣介石與國共和戰(一九四五—一九四九)》(台北:台灣商務印書館,2012年),頁127。在抗戰時期,政府財務部官員也貪婪如狼。孔祥熙,呂咸竟藉銷售美國公債,貪瀆一千多萬美元,雖有在事官員免職,後竟不了了之。腐敗至此,國事焉能有為乎?此見於楊天石著,《尋找真實的蔣介石 蔣介石日記解讀(二)》(香港:三聯書店(香港)有限公司:2010年)頁374-390
[9]此見於楊天石著,《尋找真實的蔣介石 蔣介石日記解讀(二)》(香港:三聯書店(香港)有限公司:2010年)頁82
[10]此見於何桂宏,鄭德良著,《八年抗戰中的國民黨軍隊1937-1945》(台北:風雲時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,2011年),頁158
[11]應指電影中被策反的一團,其官兵刻意與雷義方失聯。
[12]關於此戰的經過,劉維開,蔣永敬著,蔣介石與國共和戰(一九四五—一九四九)》(台北:台灣商務印書館,2012年),頁119-120
[13]延伸閱讀:張正隆《雪白血紅》,余戈《1944 松山戰役筆記》

1 則留言: